第367章 差异-《定居唐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好了!”

    见秦王和齐王争执起来,太子出声打断道,面上并没有怒容,反而有些无奈的道:“二郎,四郎,都坐下,谈谈皇子,王爷之尊,如此成何体统!坐下!”

    秦王沉着脸坐回自己的位子,齐王还哼了一声,方才坐回去。太子叹了口气,道:“我听闻你彻查后宫亲眷冒认国丈一事便知道此事你迟早会知,今日请二郎你来赴宴,便是想把此事告知于你,然则事涉阿娘,倒叫我难开口。”

    秦王道:“事涉阿娘之尊严,身为人子,自当孝顺第一。大兄有何不好开口的?”

    这下,薛朗听明白了!

    他曾在城门口见识过尹阿鼠的威风,他府上的仆役皆以国丈称呼他。秦王彻查冒认国丈一事会查到他头上一点儿都不奇怪。

    不过,听秦王的意思,似乎查着查着竟然查出来这件事太子居然早就知道了!太子身为圣人李渊与太穆皇后的嫡长子,天然便应该维护母亲的尊严与地位,以前便知道有人冒充国丈居然没彻查惩处……若是太穆皇后泉下有知,只怕  肝儿都气疼了!也难怪秦王这么气愤,情绪外露的如此明显。

    太子再次一叹,道:“若此事涉及父亲呢?”

    秦王一滞,顿时没了言语。

    太子道:“父亲后宫之亲眷,荣宠以尹夫人与张婕妤为最,父亲有她二人陪伴,方有人慰藉寂寞,不然,阿娘去得早,你我子女皆已成家,何人还能侍奉于父亲面前,承欢膝下?尹夫人侍奉父亲,让父亲少烦忧便是有功于国,尹阿鼠身为尹夫人之父,父亲爱屋及乌之下,难免荣宠过盛。那尹阿鼠是个浑人,圣人荣宠,难免有些骄纵,御史监各处参奏之疏奏难免多些。我有次进宫,恰逢父亲动怒,言道尹夫人侍奉圣人有功,多赏赐尹阿鼠实乃正常,即便荣宠盛些,有何不可!”

    太子顿了顿,看看秦王的表情,秦王沉着脸,看不出喜怒,太子复道:“身为人子,当为父分忧。我见父亲动怒,便自荐帮父亲规劝尹阿鼠。我使人传了尹阿鼠来东宫,谁知那厮竟蛮浑至斯,居然连我的话也不听,碍于父亲,我也不好惩处于他,只得使个迂回的法子,悄悄送了个机灵的管事到他身边去,有机会便规劝他,使他少做错事,如此方才消停少许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太子苦笑道:“二郎,冒认国丈一事,为兄也是近日方知,已使人劝诫于他,无奈遇上浑人,真真是有理也说不清!”

    秦王不语,只目光深沉的望着太子。薛朗心里暗道,在他看来,太子在这件事情上,决断不足,魄力不够,太过于求全了!想在圣人与尹德妃面前都做好人,求好求全,以期望讨好圣人父亲,却忘了这样的选择会坏了秦王与平阳公主心目中关于他的形象。

    太子这样的行事作风,难怪史料上的记载会那么矛盾,如果太子行事能果决些,狠心些,玄武门事件根本就不会有。若是秦王与太子调换,秦王肯定会下手,不会像太子犹豫不决。太子的性情,说好听点儿叫宽仁,说难听点儿,就是妇人之仁,决断不足,说白了就是狠不下心。有时候,事情遇上了,根本容不得你思虑周全,当断不断,必受其乱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