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5章 风云涌动-《定居唐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侍郎脚步顿住,回头望着侄儿:“教导?今日失策,错估形势,看错薛朗,叔父在京中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,你先回去,以免我顾此失彼,照顾不到你!”

    王六郎还想说什么,被叔父瞪了一眼,便吓得什么都不敢说了。

    薛府内,送走客人,薛朗回到后院,舒舒服服的泡在澡桶里,舒服的叹了口气,沉入水中,只露出一个脑袋,脖子以下全泡在水中,享受着泡澡的乐趣。除了游泳池,薛朗是一年四季都是热水澡的人。即便是这样炎热的季节,他也喜欢泡热水澡,即便泡出来一身汗也乐此不疲。

    依旧想不明白王侍郎究竟是为什么要交恶于他。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误的恨,他现在想不明白,想来应该是于某种关键的信息点没有掌握,这便是外来人的缺点,于本地的人情、世故乃至人际关系不熟,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遇事不明不白。

    不过,薛朗并不着急,看王侍郎的手段,也就是恶心他,其他的手段,他根本就施展不出来,显然,他也有顾忌。

    今天薛朗这么直言不讳的怼了他一次后,应该会有些收敛,若是不收敛……薛朗也不怕,所谓危机便是危险中还有机会,同理,王侍郎跟他针锋相对越多,露出的东西只会越多,而他了解的也会越多。薛朗从来都不是缺乏耐心的人。

    红薯收上来后,薛朗还要监管制成粉条的事情,去民部的机会也不多,之后,再遇到王侍郎,薛朗一如既往的打招呼,每次都用坦然的目光看王侍郎,毫不避讳自己的探究与不解,倒是搞得王侍郎颇有些蛋疼的感觉,每次看到他,笑容都隐隐有几分牙疼的样子,颇有点儿“狗咬刺猬,无从下嘴”的感觉。

    每次看到王侍郎一副拿他没有办法的样子,薛朗便莫名的有点儿爽,同时心里也明白,王侍郎这是顾虑比他多,所以才会有这般缩手缩脚的感觉。

   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,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!

    薛朗并不执着于与王侍郎的较劲,更多的注意力,还是专注在他手头的事务上。把红薯的事务安排好,第一批粉条制作出来后,差不多就到了挖土豆的时间。

    与红薯的种植面积相比,土豆因为种子数量少,种植面积少得可怜,堪堪种了四亩地。因为稀少,又因为留种方式不同,在管理耕作的时候,薛朗对土豆比红薯上心。采收的时候,依旧是一亩一亩的来,挖出来就称重,好计算亩产。

    种土豆选的是好地,肥料也给的足,不止蚯蚓肥,牲畜粪便也加了好几回,管理的十分细致。这样细致的管理,在采收的时候,得到了丰厚的收获,四亩地收完,初略的计算一下,平均亩产已上了三千公斤,四亩地轻轻松松的收获一万多公斤土豆。

    大概是经过红薯收了十多万斤的震撼,杨正卿的表现比收红薯的时候好多了,在薛朗报出亩产后,杨正卿还能在心中粗略计算,若是能像红薯一般种上几十亩,那收获……

    杨正卿克制不住的倒吸一口气,抖着声音道:“来人,备马,此事我要亲自奏报圣人!”

    然后便当场写了疏奏,快马加鞭,直奔仁智宫,向圣人报喜去了!

    薛朗淡定的让长俭给平阳公主送了个消息,然后便是开始挑选,把最适合留中的土豆选出来,留待来年做种。
    第(2/3)页